雅昌首页
求购单(0) 消息
孔见首页资讯资讯详细

【观点】孔见:雅俗共赏,不二法门

2018-06-15 10:23:37 来源:雅趣艺术馆作者:孔见
A-A+

广东省文史研究馆馆员    孔见

  编者按:中国古代文化各种学术上的宗法之争,最终归于儒家,这是封建统治阶级的策略与需要,也是一种社会选择的结果,因为,只有儒家思想文化能够得到大多数平民知识分子的拥护。书法艺术同样也要普及到广大儒生之中,成为社会文化教育的组成部分。

01

  记者尹大玮:孔见将军您好!

  各种思想观念之间的冲突是如何化解的呢?比如儒家和道家。儒家用“礼”的形式和内容规范书法,而道家用“逍遥”来释放书法。

  孔见:这里就必须谈到一个很有意思的现象了,魏晋书家有着一种“儒家人格玄学化”的特殊表现。

  一些书法理论家认为古代书法艺术家有着现实性格与艺术性格的二重性,就是在说这个问题。出现了“遵儒者之教,履道家之言”这样的思想倾向。

  东汉年间,书法在儒家思维引导下达到高度的规范化。这时候出现的规整、平正、开阔、雍容且整体风格统一,个性不够明显的隶书,与儒家理智、严谨、平实、中和的生活作风形成完美统一,正是儒家化艺术的典型风貌。

  然而,艺术主体自觉的过程中,书法艺术需要更大的表现空间来诠释创作者的丰富情感与个性取向,这时道家思想在书法创作中得到一定的发挥。

  道家老庄思想在艺术领域一直被关注,原因在于它与儒家孔孟之学在世界观和人生观上都有所不同,二者可以解决人性中不同时期、不同方向的问题。

  其实,儒道两家也有一些近似的地方:一是崇尚自然的观念。道家崇尚自然不必详举,儒家同样崇尚自然,它的天人合一观,已经说明了这一事实,《易经》就是探讨天人之际的儒家经典,孔子本人也是处处以自然为法。二是超脱观念。道家是以超脱不累于世俗为高尚,儒家勤于为民,在精神上也是一种舍己的超脱。

  所以两种思想观念在书法艺术上经过书家一定的经营是可以融合的。

  记者尹大玮:可以用具体书家和作品的例子谈谈这种融合吗?

  孔见:王羲之的《兰亭序》、张旭的《古诗四帖》、怀素《自叙帖》和颜真卿的《祭侄文稿》完全达到了直抒己意、个性鲜明的纯正道家艺术境界。

  同时,这些书家在现实生活中都是“舍身成仁,克己复礼”,坚持雅操的文人君子,而在艺术生活中就是张扬自我,追求个性解脱的逍遥散淡之人,而且似乎很大胆,坦然潇洒。这种人格与方法的不对称性也为书法艺术增添了几分神秘和迷离。

02

  记者尹大玮:我们明白了主流思想以及关键意识形态对书法艺术所发挥的作用,如何把握其中尺度,而找到众妙法门,万法所归之宗呢?

  孔见:万法归宗,一个是技法的归宗,一个是审美标准的归宗。技法的归宗在唐代李世民的倡导下曾试图整合和统一,但还是遭到了文人的反抗。

  在这个过程中反映出了技法可以有一定程度和一段时间的统一,但审美不能一以概之,不能违背艺术的多样性。书法艺术在吸收着各个时期的文化营养而发展变化,它接受社会意识的强烈影响,由此形成的以儒家为主导包含多种思想理念的综合审美观就是书法所归之宗的不二法门。

  综合审美观不是由书法家来决定的,而是社会各阶层共同磨合制定的。儒家对人与社会的教化渗透到书法的审美中,甚至艺术的方方面面。如果仅仅以个人喜好为标准,那么社会、文明、帝王、文人不认可,就登不了大雅之堂,进入不了历史。

  书法艺术需要反映儒雅的精神内涵,符合中国文化观的审美情趣。可以用阴阳关系来把握实践,可以用哲理关系来品鉴审美,这种关系就是书法文化的不二法门,书法艺术的大道。既包含儒家思想,也有道家的内容,总而言之,就是华夏五千年一直传承的做人标准、教育标准、审美标准。

  记者尹大玮:我们的传统文化审美观念是否适应今天这样多元文化的社会?上世纪九十年代以来,西方艺术审美和思想观念不断地影响着我们的传统艺术。因此,也有个别书法艺术家在走改良路线,或者去文字化的抽象路线。应当如何面对西方艺术审美思潮的冲击呢?

  孔见:改革开放三十年,艺术交流频繁。先抛开个人的选择不说,静观中国书协的展览和推广工作,导向、思路是很清晰的。书法经历过一段狂热的现代探索,但并未撼动传统主流书风的继承和发展。

  从中国书协所确定的方向来看,是明确地按照中国传统审美观规范书法的,展览与评审依然按着五种字体划分,可见,相当重视书法文化的传承与建设。

该艺术家网站隶属于北京雅昌艺术网有限公司,主要作为艺术信息、艺术展示、艺术文化推广的专业艺术网站。以世界文艺为核心,促进我国文艺的发展与交流。旨在传播艺术,创造艺术,运用艺术,推动中国文化艺术的全面发展。

联系电话:400-601-8111-1-1地址:北京市顺义区金马工业园区达盛路3号新北京雅昌艺术中心

返回顶部
关闭
微官网二维码

孔见

扫一扫上面的二维码图形
就可以关注我的手机官网

分享到: